Descargitas

来自中国的最新突发新闻。

中国厌倦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吗?  | 俄罗斯-乌克兰战争

中国厌倦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吗? | 俄罗斯-乌克兰战争

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进入第三年,中国正在努力维持其微妙的平衡。 北京的战略模糊立场——既不谴责莫斯科的入侵,也不提供公开的军事支持——正在受到战争成本上升和对中国全球利益影响的考验。

从表面上看,中国已成为这场战争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在西方制裁下购买打折的俄罗斯能源为克里姆林宫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命脉。 此外,美国和北约武器库存的耗尽也导致一些人认为,一场持久的战争将使中国军队相对于那些为了支持乌克兰而消耗军火库的对手而言拥有战略优势。 然而,持续战争推动的欧洲军力建设可能对中国的军事野心构成重大挑战。 与一些解读相反,这些动态表明欧洲的持久战并不符合北京的最佳利益。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北京方面可能正在对其深度纠缠冷静下来。 中国特使李辉最近的穿梭外交努力让人怀疑北京是否真的想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颠覆其从中受益匪浅的全球秩序。

中国对俄罗斯迅速获胜的期望受到了普京和习近平在重大军事升级之前举行的高层会晤的影响,揭示了一种预先协调的侵略模式。 他们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入侵乌克兰和2014年索契冬奥会克里米亚占领之前的会面预计将加强中俄关系。 这种情况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对这些入侵的预期后果的质疑,而这些后果并没有像普京预测和承诺的那样实现。

如果做出这样的个人承诺,他们就无法预料到乌克兰的激烈抵抗以及西方武装和支持基辅的决心。 这场战争并没有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从而挫败中国对台湾的野心,而是暴露出俄罗斯是一个衰落的大国,其军事能力无法与乌克兰的防御承诺相匹敌。

这种误判迫使北京正视悲惨的现实。 它没有展示一个超级大国可以多么轻易地征服一个较小的邻国,而是暴露了战争的风险、成本和灾难性误判的可能性。

经济因素也影响中国的地位。 北京在受益于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同时,也发现其全球贸易利益因制裁、供应链冲击、航道威胁和主要市场不稳定而受到侵蚀。 乌克兰对俄罗斯基础设施的深远攻击和核武力威胁加剧了这些风险。

此外,中国通过战争追求狭隘自身利益的做法引发了审查和强烈反对,阻碍了其战略野心。 针对被指控破坏俄罗斯制裁的中国公司的二级制裁将扩大,而通过欧洲港口和机场的交通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 如果北京公开针对台湾,西方的这种“长臂”策略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对待。

重要的是,最近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重新考虑其立场。 习的 第一次通话 根据莫斯科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计划,乌克兰预计于 2023 年 4 月撤军,这标志着一个令人惊讶的转折。 在粮食协议期间和之后,北京仍是乌克兰粮食的最大买家 它的崩溃 它强调了其实际商业利益。

这些现实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的言论和行动。 李辉的外交之旅扩大了北京要求停火和谈判的呼声,这默认了战争已经偏离了预期进程,不再符合中国的利益。

此外,俄罗斯最近与中国达成的 250 亿美元粮食协议并不是作为团结的证据,而是莫斯科战略关切的表达。 此举旨在切断乌克兰对中国的粮食出口路线,对基辅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构成挑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莫斯科的举动揭示了更深层次的故事。 这表明俄罗斯有意与北京密切接触。 如果俄罗斯被迫与中国做出这种反补贴的经济安排以保留其支持,将与双方试图塑造的紧密、坚定不移的相互支持联盟的形象背道而驰。

当然,强大的反压力仍然将北京与莫斯科联系在一起。 历史联系、对美国霸权和北约扩张的意识形态反对,以及对疏远俄罗斯和加强亲西方情绪的担忧,将影响中国的算盘。

但战争造成的人力、经济和战略成本正在不断增加。 随着每一次升级,中国都被迫面对其对主权的口头承诺与俄罗斯大规模侵犯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暗中行动之间的矛盾。

最终,乌克兰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选择:要么加倍努力支撑衰弱的俄罗斯国家,要么通过积极参与和平谈判来结束战争来追求新的现实。 旷日持久的战争增强了潜在竞争对手的实力,使中国面临新的制裁威胁,扰乱了其经济,并成为资源和军事能力的主要分享者。 尽管北京可能寻求将俄罗斯变成一个公认的、顺从的傀儡政权,但这样做会带来二次制裁和声誉损失的巨大风险。 或者,中国可能会依靠其最新的复杂外交——一反常态地背离令人憎恶的“全球警察”角色——作为一个迹象,表明它已经厌倦了一场日益损害且不符合其利益的战争。

当然,这些选项并不相互排斥。 即使在谨慎探索非战争道路的同时,北京也可以同时努力将衰弱的莫斯科作为堡垒更紧密地束缚在一起。 但无限期地延长战争对中国没有好处,会不必要地耗尽其资源和盟友。

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半岛电视台的编辑立场。

READ  中国正处于停电和恒大危机之中。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到恐慌——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