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朝气蓬勃、93岁高龄的世界著名华裔指挥家郑小英依旧闪耀在舞台上。
郑是中国第一位女歌剧和交响乐指挥家。 他是第一位在国外歌剧院演出的中国指挥家。 迄今为止,他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挥了1600多场音乐会和歌剧作品。 在他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用音乐来滋养人们的心灵。
1929年9月出生于上海。 高中毕业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 她曾计划从事医疗事业,但后来改变了自己的道路,转而前往该国解放区。 她的青春和对音乐的热情帮助她成为了一个艺术团体的指挥。
她在艺术团体的多年给了她很多灵感。 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之后,她追求成为一名指挥家的梦想。
1960年代初,郑女士被派往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歌剧和交响乐指挥,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位接受合唱专业培训的女指挥家。
学生时代,他在苏联大歌剧院公开指挥了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不仅是精彩的表演,也为舞台上的中国女子。 回忆这段经历,郑说成为一名歌剧交响乐指挥意义重大,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之一。
回国后,他尽力将东西方音乐结合起来。 然而,他在1979年指挥演出歌剧《茶花女》时遇到了困难。
剧院嘈杂,观众感受不到歌剧的美妙。 曾说,“不是听众素质低,而是音乐教育长期被忽视。” 为了在观众中普及交响乐和歌剧等经典作品,他举办了一场20分钟的音乐工作坊。
郑小英在节目中指挥。 /CMG
郑小英在节目中指挥。 /CMG
自 1980 年代以来,郑开始在校园和公共场所演讲。 1998年除了讲学和演出外,他还创办了厦门爱乐乐团。 乐团以“让更多的观众走进音乐厅,享受音乐之美”的理念,已享誉全球。 它也已成为厦门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曾作为指挥家,同时也是一名教师。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指挥教授之一,他教过许多著名的音乐家。
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 然而,作为客家人的女儿,她遵循着重视教育的传统。 客家文化帮助创作了一部名为《客家土楼回声》的中国交响乐,宣传了中国在音乐方面的文化成就。 迄今为止,该交响曲已在12个国家和地区上演了80场。
郑小英不仅将中国交响乐推向世界,还呈现中国传统音乐。 他认为,要在文化交流中找到共同语言,把中国的好作品呈现给世界。 他指出,“客家土楼的回声”是外国人反响热烈的一个例子,因为他们了解并熟悉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郑晓颖上台。 /CMG
郑晓颖上台。 /CMG
多年的努力和决心是他惊人表现的背后。 在过去的 20 年里,他曾三次与癌症作斗争。 1997年,他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 但没有什么能阻止她再次站上舞台。
一年后,他移居爱沙尼亚指挥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 当他演唱中国名曲《霸王卸甲》时,那动人的旋律不仅是对古代战场场景的描写,更是对他与癌症抗争的生动写照。
郑说,在指挥台上度过最后几秒钟的想法是他所谓的充实生活中“最浪漫的”。 如今90多岁的郑小英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用她的音乐与世界分享中国。
More Stories
Essential Nutrition for Toddlers: The Role of Immunity Milk Powder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中国如何重振日益衰落的亿万富翁阶层
中国称,知名人权律师徐雄的家人已在中国监狱绝食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