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argitas

来自中国的最新突发新闻。

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正在扼杀自由贸易

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正在扼杀自由贸易

2023年7月20日拍摄的照片中,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长安汽车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AVATR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

编剧: 亚历山大·艾尔特·奥东科尔

欧盟委员会 6 月 12 日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高达 38.1% 的关税,据称这是保护欧盟内部产业和就业的措施。 中国三大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预计将于 7 月生效,分别面临 17.4%、20% 和 38.1% 的关税,欧盟委员会表示,其他配合调查的公司也将在 7 月前面临关税。 21% 和 38.1%。 进口关税百分比将在非合作公司之间分配。

由于欧盟目前对所有汽车进口征收 10% 的关税,新关税给中国和欧盟之间本已紧张的贸易关系带来了污点,进一步威胁到经济活动,特别是对于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欧盟国家之一的经济活动而言。外向型经济。 全球最大的市场区域。

鉴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欧盟的最新举措不仅加剧了欧盟电动汽车行业因内需下降而面临的困境,而且也阻碍了中欧之间的贸易。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 20% 的关税可能会导致欧盟电动汽车进口大幅减少 38 亿美元,约占其当前贸易额的 25%。

贸易和投资是中欧关系的基石,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这一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带来了巨大利益。 事实上,双边贸易支持了各个行业的增长,并促进了中国、欧洲及其他地区创造就业机会。

最新数据显示,占全球GDP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国和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由于中国和欧盟的出口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两个经济大国每年相互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

虽然电信设备是中国对欧盟的主要出口产品,但欧盟对中国的最大出口产品是汽车。 对于欧盟公司,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公司来说,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因为这个市场利润丰厚,而且良性竞争可以促进创新并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欧盟紧随美国近期对中国电动汽车大幅提高关税的最新举措,威胁到了欧盟企业的利益。 尽管欧盟将这些保护主义措施解释为试图保护欧盟内部的产业和就业,但此举可能会产生预期的结果,尤其是在短期内,但从长远来看,增加关税最终将侵蚀欧盟机构。 电动汽车领域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图为2023年2月15日,理想汽车公司的车间。 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常州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中国是世界上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包括与电动汽车充电和电池交换相关的专利,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及其强大的供应链只会推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和尖端制造。不仅在中国,它也越来越吸引包括欧洲公司在内的外国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产业合作。

通过与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本土企业建立和加强合作,欧洲企业能够刺激创新,以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国内外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同时凸显自由贸易的好处。

在最近的一个例子中,德国汽车巨头宝马与中国最大的跑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公司的 50-50 电动汽车项目 Spotlight Automotive 的负责人于今年 4 月宣布,该合资企业正在设计和制造新车型,并希望出售面向包括欧洲和东南亚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客户。

不过,该公司表示,不会在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征收高关税的市场开展业务。 “除了(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不合理高关税的市场外,Spotlight 为世界各地的客户设计和制造汽车,”Spotlight 治理和公共关系总监 Jason Zhang 表示。

显然,正如Spotlight的情况一样,由于欧盟最近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与欧洲同行之间的许多其他产业合作可能面临巨大挑战。

在欧洲,提高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关税对欧盟摇摇欲坠的电动汽车行业来说是又一打击。 根据今年 6 月发布的安永 (EY) Mobility Lens Forecaster 报告,由于电动汽车激励措施削减、经济型电动汽车车型短缺以及消费者对充电器不足的担忧,欧洲电动汽车销量正在放缓。 相比之下,中国仍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到 2030 年电动汽车将占总销量的 50% 以上,比之前的预测快两年。

显然,如果欧盟选择合作共赢而不是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双方都会受益匪浅。

文章首次发表 由中国环球电视网 (CGTN) 提供

亚历山大 他是一位全球经济学家,对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亚太地区、非洲、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格局有着浓厚的兴趣。

READ  宣布关闭时,计划于 1 月份对 Seaford 和 Southern Route 铁路线进行重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