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argitas

来自中国的最新突发新闻。

屋顶太阳能产生清洁能源,但尽管可回收,但大多数电池板最终还是被填埋了

Felix McNeil 于 2014 年在堪培拉家的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 他从未回头。

“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没有电费——我认为我们的利润很少,”麦克尼尔说。

“如果你有幸拥有一个屋顶,为什么不在上面放一些太阳能电池板呢?

“您减少排放,为系统提供清洁能源,并且不会因此而蒙受损失。”

一个男人依靠家外的太阳能电池板。
七年前,Felix McNeil 在他的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ABC 新闻:罗茜·金

)

当他购买他的画作时,麦克尼尔并没有想太多当需要升级时他会用它们做什么。

他承认:“当时,那里没有什么地狱。但如果它们能持续近 30 年,它们可能会比我更聪明。”

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最终被填埋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屋顶太阳能吸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有近 300 万户家庭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太阳能利用的热潮始于2010年左右,并迅速急剧上升。

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可以从 10 年到 25 年不等,这意味着接近使用寿命的电池板数量将呈指数增长。

目前,几乎所有损坏或过期的太阳能电池板都在垃圾填埋场,一段时间以来专家一直警告说,到 2035 年将在那里完成超过 10 万吨的太阳能电池板。

Clive Fleming 经营着澳大利亚为数不多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厂之一,即阿德莱德的 Reclaim PV。

弗莱明先生说:“我们在澳大利亚各地开展业务,并通过收集提供服务,无论是下车点还是我们可以从澳大利亚各地的任何地点取货。”

该服务对制造商、安装商、零售商、太阳能农场运营商和房主开放,回收单个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约为 10 美元,外加运往南澳大利亚的运费。

一名穿着高帮夹克的男子将手臂放在仓库内的一堆旧太阳能电池板上。
克莱夫弗莱明说太阳能电池板是 100% 可回收的。 (

ABC 新闻:斯蒂芬·奥比

)

需求虽小但强劲,主要来自提供保修索赔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帮助越来越多的家庭升级他们十年前的系统。

“房主也进来支付回收他们的面板的费用,”弗莱明先生说。

“最大的挑战是开发网络并确保人们知道除了垃圾填埋场之外,他们确实还有其他选择。”

弗莱明先生表示,如果更多的澳大利亚司法管辖区效仿维州的脚步并禁止倾倒垃圾,那么将有助于促进业务发展并避免太阳能电池板被填埋。

太阳能电池板是 100% 可回收的,但剥离和分类材料是一项昂贵的工作,而且这些材料的回报不足以支付这些成本。

“我们现在需要对回收进行收费,因为进来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并不多,”他说。

“在临界点到来之前,我们可以大量销售我们的材料,这意味着我们仍然需要收取加工费和人工费。”

推动厂家承担责任

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员 Nathan Chang 表示,从环境角度来看,回收太阳能电池板是有道理的,但对回收商来说并不划算。

他说他担心必须支付回收太阳能电池板的费用将成为许多澳大利亚家庭的主要障碍。

据张先生说,更有意义的是让制造商有责任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寿命结束时被收集和回收。

“这是欧洲使用的模式,我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好处,”他说。

“因为随后会发生的情况是他们预先为太阳能电池板收取更多费用以支付成本 – 因此客户最终会为此付费 – 但公司自己可以最好地组织如何管理大规模废物并制造肯定会发生。

“这也为公司开始考虑如何设计装置使回收真正便宜和高效提供了可能性。”

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站在办公室里,对着镜头微笑。
Nathan Chang 博士希望看到制造商承担起回收太阳能电池板的责任。(

ABC 新闻:埃琳娜·德布劳内

)

Chang 先生对这种方法的唯一担忧是价格上涨过高而无法阻止人们投资太阳能的风险。

“这是可能的,我认为这将是一种耻辱,因为这将与我们想要的相反,”他说。

自 2019 年以来,联邦政府一直在研究是否应该制定太阳能行业处理废物的规则。

主要考虑是是否应将太阳能电池板添加到产品管理法案中,该法案已经规定了如何处理电视等电子垃圾。

环境部长苏珊李暗示改变即将到来。

“光伏系统的产品管理计划应鼓励整个供应链共同承担责任,”李部长的一位发言人告诉 ABC。

“设计师、制造商、安装商和零售商都有责任管理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影响。”

预计未来几周将发布公告,并可能会概述一项类似于目前针对电视和计算机实施的计划,其中责任在于供应链,而不是用户。

如果 Felix MacNeil 的太阳能电池板在这种变化发生之前将它们包装起来,他会非常乐意支付费用让它们在南澳大利亚运输和回收。

“我认为这很划算——真的没有那么多钱,”他说。

“但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价格实惠的二手面板市场,因为很多人这么早就摆脱了它们——但那是另一回事。”

READ  耶伦称与中国的贸易协议伤害了美国消费者